题目24:据资料显示,在世界144个被排名统计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排名非常落后:人均煤资源排在50位之后,淡水资源排不进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更是排在100位之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人均水平的8.3%、4.1%、15.5%和9.7%,有人建议应尽早把中国“地大物博”论请出中小学课本。
从材料直观上来看,给我们列举了很多的数据,都是关于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名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人均占有量问题上真的都不那么让人满意,所以有些人就自然而然地建议应把“地大物博”论请出中小学课本。这些人的想法固然有他们的道理,你说中国“地大物博”可为什么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排不上很好的名次。 我认为,拿到这则材料首先应该知道“地大物博”的含义是土地广大,物产丰富。土地广大自然是指国家面积辽阔,物产丰富则是指资源丰富。 我国的确是地大物博,中国人一直以此为傲。我国的土地占有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地大”。 我国的煤资源,淡水资源,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如果只看总量每一个都位于世界前列.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物博”。 纵观中国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就自豪地称自己的国家是地大物博的。到了明清更甚。 勿庸置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人口急速膨胀,导致人均占有量排名非常落后。 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就此否定全部,像材料中所说的一样删改教科书呢? 结论未必下得太早了些。如果要删要改,那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世界第三大国家又应该怎么算?如果中国都不算地大,那世界上又有几个国家能配得上这个称谓呢?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注意“人均”这两个很重的字。何谓人均?人均就是接每人平均计算。那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要提到中国的人口问题了。众所周知,中国的人口总量是极大的,引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再小的数字乘以几亿后它都是一个大数字,再大的数字除以几亿之后都会变成一个小数字。相信大家可以充分了解几亿这个数字的魔力吧,再广阔的土地人均起来也不会剩下多少。再丰富的资源物产平均分到每一个人手上又分得了多少。到这里,我们应该找到正确的思路来解读这个材料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怎样进行作文。 文章应该围绕是删改还是不删改来写。那些人认为事实就是事实,人均占有量就是少。他们缺少的是更加理性的分析与认识,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而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中国人口多的情况,还应该了解到材料中所没有的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是非常可观的。比如我国的煤资源,淡水资源,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其总量每一个都位于世界前列。 因此,我们就应当把思路展开,对任何事物不应该只看到薄弱的一面就全盘否定一切。我们应该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用真诚、善良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不要去故意回避它,甚至否定它。 写作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陈述观点后要举出自己的例证。可以从历史、地理、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等多方面进行剖析。思路要清楚明了,不要给人以杂乱的感觉。 注意到了这些,相信这篇文章会写得很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