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中学生作文大赛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作文大赛写作指导 正文

题目25:我口诉我心 我笔写我意

汉川一中 孙又枝 [ADMIN]
来源: 2007-5-21 15:30:23

题目25:痛 根据韩愈的文意发挥。韩愈《与李翱书》有云:“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痛定:痛苦结束之时;当痛:正在痛苦的时候;自处:对待自己。


    青春是人生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在我们痛苦时、高兴时可以不必顾虑太多用我们的口诉说我们的心声,用我们的手抒写我们的个性,让青春绽放真、善、美,让我们为理想奋斗时不管失意还是成功可以摆一摆头高唱青春无悔。
    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什么?写的就是对生活的感情。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表白自我真情,张扬自我风采,表达美感享受。近年来,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直接涉及现实热点的题目大幅度减少,追求浓厚文化色彩和审美品味的题目迅速增多,其特点是从中外传统典籍中吸纳命题材料,或者加以美学化的境界提升,从而更有助于激发写作的情绪和思维的灵感。如这一次的参赛题目是这样的,韩愈《与李翱书》有云:“当时行云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请根据韩愈的文意发挥,写出对“痛”的理解。这道题就既要求学生调动自己负载的文化底蕴来读懂韩愈在《与李翱书》中所表达的意思,又要求学生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
    从形式看,这道题是属于文字材料题。材料作文审题,把握材料主旨是关键。因为,文章的观点要从材料主旨而来,提炼观点离不开主旨,不能正确把握材料主旨,文章立意就会偏题,甚至离题,导致全文失败。对单一材料作文,重在把握材料所涉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注意材料的倾向性。我们在审题时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抓住关键词句找主旨。关键句有的本身就是材料的观点,有的隐含作者的倾向。“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就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也是观点句,它概括了作者思考、评价人生的态度和方法。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它教育人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不能忘记过去的教训。提炼观点时,只谈“痛定”或只谈“当痛”,都不能把“痛”说得透彻,我们只有注意“痛定”“当痛”这两个关键词语,才能谈出其中的思辨色彩,才能凌驾于人们共同的体验之上,谈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从材料中筛选出关键词后,并确立关键词“是什么”。这则材料包含三个问题:什么是“痛定”?什么是“当痛”?  “痛定”与“当痛”是什么关系?对“是什么”的回答,可以是科学的定义,但更多的是从作者知识经验出发后给出的操作性含义,只要在一篇文章里把它的含义限定,不让它摇摆不定即可。如果你认为“痛定”是痛苦结束之时,“当痛”是正在痛苦的时候,“痛定”与“当痛”是对“痛”这种感觉理性上分析即可。如果你认为“痛定”是挫折过后,“当痛”是面对挫折,“痛定”与“当痛”是一种痛定思痛的人生体验也可以。
    总之,这种界定一旦确立,就要前后统一,不能变易。这种界定,应该有高低之别。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积累尽可能多地列举:①痛定思痛怎样才能与父母沟通,加强理解;②痛定思痛怎样立于不败之地;③痛定思痛怎样减少环境污染,还给大地一片蓝天;④痛定思痛怎样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做到真正减负;⑤痛定思痛如何创造和谐社会;⑥痛定思痛什么是真正的爱;⑦痛定思痛如何做到良性的竞争;⑧痛定思痛自我反省;⑨痛定思痛诚信如何保障等等。总之,我们坚信,我们有爱,就会有痛,有痛苦过后的快乐,有痛苦过后的大彻大悟,有痛定后的反思。在这种不断的列举中,我们的思维被打开,思路变得开阔起来。接下来的问题是:哪个方面最值得一写?我们认为,能直面现实人生,有内在体验,能饱含真情,感人至深的就是最值得一写的。
    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问题转化为“我们为什么有这种痛的感觉”。记叙文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写自己一段独特的经历,可以展示自己内心自我反省的感情体验。议论文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讲一番道理。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诉诸感性,后者诉诸理性。如我们确立“思应试教育之痛”的观点,我们可以列举很多理由:①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②重复单调的试卷让人厌烦;③分数的高低让人提心吊胆;④为了应付考试,美文被肢解;⑤爱好、特长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流失;⑥母女之情、父子之情在分数的压力下淡薄;⑦同学之情在嫉妒中扭曲等等。如果写记叙文,我们可以从中挑选一两个方面写出感人的细节,抒发真实的情感。如果写议论文,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两个方面作深度的理性分析。
    分析了“为什么”的问题.我们要回答“怎么办”,即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办”可转化为“怎样面对这种痛苦”的问题。我们尽可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从中挑优。挑选一两个方面展开成文。如“如何面对应试教育之痛”,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方法:①增设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追求;②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投入到社会,增加社会知识;③开设兴趣班,转移学生的厌烦心理;④开通心理导航站,缓解学生的压力;⑤让家长与子女多一份理解;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等等。并非自己所想到的所有方面都写进文章中去,挑选自己认为体验最深刻、认识最透彻的一两个方面展开。
    最后还要回答一个“怎么样”的问题,即问题得以解决后“我”的态度和体验。“怎么样”的问题转化为:痛定思痛使我更坚强了吗?痛定后我对痛苦有什么深刻的认识。痛定后我的认识可以做出充分的设想:痛并快乐着:人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痛是一种化蛹成蝶的历练;是蚌病成珠的磨炼;痛定思痛挺身而出,痛定思痛,愈挫愈勇……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这四个问题在一篇文章中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选择一两个方面。如“是什么”与“为什么”、“为什么”与“怎么样”、“是什么”与“怎么样”深度展开就可以写成一篇优秀作文。作文展开的一两个方面,一定是自己体验最深刻,认识最独到,占有材料最丰富的优势方面。
    我们坚信,给你一个平台,你会高昂年轻的头颅,抒写青春的风采:给你一个支点,你会用手中的笔撬开成功的大门;给你一片绿叶,你会展示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2015小荷作文网新年贺卡 你申请了没?
>> 赶快加入吧,申请就有免费注册会员
小荷作文网
>> 中小学生作文精选 欢迎加入

Google
 
Web www.zww.cn

© 2006-2014 小荷作文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技术) 鄂ICP备05002343号